大学生“农场主”的土楼创业梦
2007年简佳强考取了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2008年福建土楼成为“世遗”,其中两座知名土楼就在云水谣景区内。简佳强想到:能否在云水谣景区里创办“开心农场”?
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定期探讨,利用暑假回乡调研,到一些农业生产基地实习……1987年出生的简佳强下定决心自己创业。比简佳强小两岁的彭贤明来自江西,两人是舍友。“毕业前尝试做销售,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涉农工作不好找,不如一起创业。”
虽然简佳强爸妈一开始强烈反对,而乡亲们也怀疑“大学生真能当农民吗”,但简佳强、彭贤明和另外两个同学还是在2011年6月来到梅林镇坎下村创业:从父母、亲戚处凑集了40多万元;在南靖县农业局和当地村镇的帮助下,花两个多月时间说服70多家农户一一签订15年的租地合同;在100亩的农场里分批栽种梨、桃子、杨梅、枇杷等10多种果树……
田间地头的劳累超乎想象。简佳强说:“为赶在春节前让草莓上市,我们抢着播种。6亩荒地里的芦苇比人还高,我们先用刀劈,再用锄头铲,劳作两三个小时手都起泡。”
“一开始我们养了七八百只贵妃鸡。小鸡怕冷,得有人夜里每两个小时起来查看温度、添加饲料。经常刚躺下还没睡着,闹钟又响起来。”彭贤明说。
起早贪黑、风吹日晒的艰辛没有打败这几个年轻人,但种出的高优农产品销路不畅却让他们沮丧。他们骑着摩托车从坎下村到梅林镇和书洋镇推销不打农药的优质草莓,却发现每天都有一半的量卖不出去;把喂玉米长大的贵妃鸡以每只60元至80元的价格批发给景区酒店,却发现酒店收购其他鸡每只才20元……
农场有收成起码要等3年,用养鸡、种草莓等短线方式支持农场长线发展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另外两个创业伙伴因为种种原因先后离开农场。彭贤明也有些动摇,但最终选择留下。“主要是考虑到云水谣景区发展不错,家里也比较支持。”
“我觉得机会蛮大的,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带头人”简佳强从没想过放弃,他找到一家厦门公司参与创业投资。在后来转而默默支持他的爸妈帮助下,和一二十家住户签订租房合同,把小时候住过的方形土楼“福兴楼”打造成古色古香的土楼宾馆。
“福兴楼去年五一开业迎客,但客源还不太稳定。”简佳强这几天忙着应对即将到来的五一旅游高峰,准备推出土楼特色早餐和私房菜,做大土楼宾馆品牌。
创业过程中,简佳强他们得到了很多帮助:他成功申报了2012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获得8万元;福建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实地考察绿蔓庭休闲农场,支持了5万元;南靖县农业局不断鼓励他们,并在证件办理、租地协调、技术支持等各方面给予支持,最近还准备拨2万元让他们种景观油菜花。
南靖县农业局局长杨志忠说,下一步我们打算带简佳强他们参与福州、厦门等地的推介会,争取一些项目,帮助延长产业链,做好营销策划。
相关资讯
- ·大学生“农场主”的土楼创业梦2013/5/3
- ·四种创业生态2013/4/29
- · 大学生不要盲目跻身创业大军2013/4/19
- ·成功就像吃饭一样简单?2013/4/19
- ·上班族赚外快2013/4/16
- ·鸡场主任月入上万2013/4/1
- ·大学毕业生当“菜农”2013/4/1
-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2013/3/21